“阿姨,最近瑶瑶的眼睛怎么了?咱明天带她去眼科医院看看去吧?”日前,唐山市路南区“爱心妈妈”徐老师来到困境儿童瑶瑶家里,与其奶奶约好去医院给孩子检查眼睛。这是唐山市路南区妇联创新实践“爱心爸妈”结对关爱志愿服务模式的实践场景。
近年来,唐山市路南区妇联聚焦散居、事实无人抚养、留守等困境儿童现实需求,通过建立“精准化匹配—组织化运转—社会化联动”三维关爱体系,实现全区三类困境儿童100%动态结对覆盖,累计募集爱心款物超60万元,开展特色服务活动82场,惠及儿童180人次。
图为唐山市路南区启动爱心爸妈赋能计划活动现场。
破解资源错配难题,精准关爱“一个都不能少”。针对传统帮扶模式中“供需不匹配”的痛点,路南区首创“双库画像”机制,通过建立“儿童需求库”与“爱心爸妈库”,为每名儿童定制物质、心理、学业成长档案,实现72小时内需求响应。“我们实施‘红黄绿’三级动态管理,红色紧急帮扶优先倾斜资源,已调整结对关系23次,确保关爱不因升学、搬迁断档。”路南区妇联主席介绍,目前,“爱心爸妈”志愿者储备量达需求量的3倍,精准匹配率逾90%。
专业力量组团发力,构建15分钟关爱圈。突破个体帮扶局限,路南区组建由妇联执委为主要力量的区级“爱心妈妈团”,下设教育、心理、法律等5个专业小组,吸纳教师、医生、律师等43名专业人士,形成“小组认领+特长互补”服务模式。同步培育“美好社工”“乔好家政”等5支特色团队,开展非遗传承、亲子研学等活动。为提升服务专业性,实施“爱心爸妈赋能计划”,联合家庭教育机构、心理咨询机构开展6场专题培训,涵盖儿童心理、急救技能等课程,累计培训230人次。同时,整合省级妇女儿童之家、图书馆等阵地,建成14个“爱心驿站”和“童心角”“共享书屋”等社区微阵地,形成“15分钟关爱圈”。
公益生态激活全城,爱心源泉奔涌不息。路南区创新“物质帮扶+深度服务+特色活动”三层项目化运作模式,联合社工机构和公益组织提供“身、心、社、智”四维精准服务。每年“六一”等节日期间,通过点亮“微心愿”、公益日募捐等活动,累计发放爱心礼包600余份,定向资助春蕾女童11名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该区构建“公益生态圈”,联动米粒王国、建国里等爱心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亲子研学,举办8期“小南亲子公益市集”,交易闲置物品2100件,筹款4.6万元注入困境儿童帮扶基金。如今,在企业、商圈、景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中,路南区已经形成资源互补的可持续关爱网络。(黄颖)